潰瘍性結腸炎

發布時間:2025-02-05
最後更新:2025-02-05

潰瘍性結腸炎是什麼?

潰瘍性結腸炎(Ulcerative Colitis)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腸病,主要影響大腸(結腸)和直腸的黏膜層。這種疾病會導致結腸和直腸的炎症和潰瘍,引起多種症狀。

常見症狀

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因人而異,常見的症狀包括:

  • 腹瀉:常伴有血或膿。
  • 便血:排便時可能帶有少量血液。
  • 腹痛和絞痛:通常在下腹部。
  • 直腸疼痛:排便時可能感到疼痛。
  • 排便急迫感:感覺需要排便,但可能無法排便。
  • 體重減輕:由於食欲不振和營養吸收不良。
  • 疲勞:慢性炎症導致身體感到疲倦。
  • 發熱:炎症可能導致低熱。
  • 兒童生長遲緩:兒童可能因營養吸收不良而影響生長。

常見類型

潰瘍性結腸炎根據受影響的部位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

  • 直腸炎型(Ulcerative Proctitis)
    炎症僅限於直腸,症狀較輕,以直腸出血為主。
  • 左側結腸炎(Left-Sided Colitis)
    炎症影響直腸至左側結腸,症狀包括腹痛、腹瀉和體重減輕。
  • 全結腸炎(Pancolitis)
    炎症波及整個結腸,症狀通常較重,包括嚴重腹瀉、劇烈腹痛和營養不良。

何時就醫?

如果出現以下症狀,應及時就醫:

  • 持續的腹痛。
  • 便血。
  • 持續的腹瀉,非處方藥物無法緩解。
  • 夜間腹瀉。
  • 無法解釋的發熱,持續超過一兩天。

可能的併發症

如果未得到適當治療,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,包括:

  • 嚴重脫水:由於頻繁腹瀉。
  • 結腸穿孔:炎症導致結腸壁變薄,可能穿孔。
  • 骨質疏鬆:長期炎症和某些藥物可能導致骨質流失。
  • 皮膚、關節和眼睛炎症:炎症可能影響其他器官。
  • 血栓風險增加:炎症可能導致血液凝固。
  • 結腸癌風險增加:長期炎症可能增加結腸癌的風險。

治療選項

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目標是控制炎症,緩解症狀,預防復發,並改善生活質量。常見的治療選項包括:

  • 藥物治療:包括氨基水楊酸類藥物、皮質類固醇、免疫調節劑和生物製劑。
  • 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:避免觸發食物,如乳製品、咖啡、種子、豆類和酒精。
  • 手術治療:在藥物治療無效或出現嚴重併發症時,可能需要手術切除結腸。

生活方式調整

  • 飲食:低纖維、低脂肪的飲食有助於減少症狀發作。
  • 壓力管理:瑜伽、冥想等放鬆技巧可以幫助緩解壓力。
  • 定期鍛煉:有助於減輕炎症,改善情緒。
  • 戒煙:吸煙可能加重症狀,增加復發風險。
  • 充足睡眠:保證每晚7-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。

藥物副作用和風險

  • 免疫抑制劑:如6-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,可能引起感染風險增加、皮膚癌、肝炎和淋巴瘤等副作用。
  • 生物製劑:如Humira、Remicade等,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癢、紅腫、發熱、頭痛和皮疹等副作用。

何時尋求手術治療?

大約23-45%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需要手術切除結腸。手術通常在以下情況下考慮:

  • 藥物治療失敗。
  • 出現嚴重出血。
  •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難以忍受。

常見問題

  •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?
   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,屬於慢性炎症性腸病。它會引起結腸和直腸的炎症,導致腹瀉、腹痛和直腸出血等症狀。
  •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有什麼區別?
    • 潰瘍性結腸炎僅影響結腸和直腸的表層黏膜,炎症是連續的。
    • 克羅恩病可影響整個消化道的任何部位,且炎症可能穿透腸壁,呈現跳躍性分佈。
  • 潰瘍性結腸炎是否會癌變?
    是的,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患結腸癌的風險較高,特別是病程超過10年或炎症範圍較大的患者。建議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。
  • 潰瘍性結腸炎能治癒嗎?
    目前尚無藥物可以完全治癒潰瘍性結腸炎,但藥物和手術可以有效控制症狀或根治症狀(通過結腸切除術)。
  • 懷孕會影響潰瘍性結腸炎嗎?
    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,大多數患者可以安全懷孕。但在疾病活躍期,懷孕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。因此,建議女性患者在懷孕前與醫生討論病情管理計劃。
  • 如何管理症狀?
    通過藥物治療、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變來管理症狀。
  • 哪些食物可能加重症狀?
    乳製品、咖啡、種子、豆類、玉米和酒精等。
  • 是否可以使用草藥治療?
    某些草藥,如乳香、車前子和姜黃,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。
  • 如何預防復發?
    通過壓力管理、瑜伽或冥想等方法可以預防復發。

總之,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疾病,需要綜合治療和管理。通過與醫生密切合作,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狀,提高生活質量。

目錄

你有興趣以下的

注意:本網站的內容僅供參考和一般資訊目的,並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。任何在本網站上提供的資訊都不應視為替代專業醫療建議、診斷或治療。在做出任何健康相關決定之前,請咨詢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