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支氣管炎

急性支氣管炎

發布時間:2025-02-15
最後更新:2025-02-15

急性支氣管炎

急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,主要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,特徵是支氣管黏膜的炎症。該病通常為自限性,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併發症,特別是在老年人、兒童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。以下是關於急性支氣管炎的詳細介紹,涵蓋特徵、病因、症狀、病程、診斷、治療、預防措施、高風險族群及常見問題解答。

急性支氣管炎是什麼?

急性支氣管炎(英文:Acute Bronchitis)是支氣管(氣管分支至肺部的管道)黏膜的急性炎症,主要表現為咳嗽、咳痰,多由病毒感染引發。常伴有痰液分泌增多和呼吸道不適。其特點包括:

  • 易混淆性:需與肺炎、哮喘急性發作等區分,避免誤診。
  • 自限性:多數患者2-3週內自癒,但咳嗽可能持續更久。
  • 季節性:秋冬高發,與流感、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重疊。

急性支氣管炎的病因

急性支氣管炎的發生與感染和環境刺激有關,以下是常見的成因:

1. 感染

  • 病毒感染(佔大多數):
    • 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
    • 流感病毒(Influenza Virus)
    • 冠狀病毒(Coronavirus)
    • 鼻病毒(Rhinovirus)
  • 細菌感染(較少見):
    • 肺炎支原體(Mycoplasma pneumoniae)
    • 嗜血桿菌(Haemophilus influenzae)

2. 刺激物

  • 煙霧(例如吸菸或二手菸)
  • 空氣污染(如PM2.5)
  • 化學氣體(如工業化學品、氨氣等)

3. 其他因素

  • 免疫力下降:疲勞、壓力、營養不良。
  • 環境變化:寒冷天氣或突然的溫差變化。

急性支氣管炎的症狀

急性支氣管炎的症狀通常在感染後1-3天出現,以下是主要的臨床表現:

  • 咳嗽:初期乾咳,後轉為帶黏液或膿痰(細菌感染時痰液可能呈黃綠色)。
  • 胸骨後不適:咳嗽時胸骨後疼痛或灼熱感。
  • 輕度發燒:體溫通常<38.5℃(若高燒可能提示肺炎)。
  • 其他症狀:疲勞、呼吸短促(活動時明顯)、喘鳴(氣道狹窄時出現)。

病程階段

階段時間範圍特徵
急性期發病後1-7天咳嗽加劇、痰量增多、低燒。
恢復期8-14天咳嗽頻率降低,痰液轉稀。
殘留咳嗽期15天-3週(或更長)乾咳或夜間咳嗽,氣道敏感性增高。

診斷與鑑別

急性支氣管炎的診斷多依賴於病史和臨床症狀,輔助檢查可排除其他疾病。

1. 診斷方法

  • 病史與聽診
    • 詢問吸菸史、接觸史,聽診肺部是否有哮鳴音或濕囉音。
  • 影像學檢查
    • 胸部X光:排除肺炎(急性支氣管炎通常無肺部浸潤)。
  • 實驗室檢測
    • 痰液培養:疑似細菌感染時進行。
    • 血液檢查:白血球計數正常或輕微升高(病毒性感染)。

2. 需鑑別的疾病

  • 肺炎:高燒、呼吸急促、胸部X光顯示肺部浸潤。
  • 哮喘急性發作:有哮喘病史,喘鳴明顯,支氣管擴張劑可緩解。
  • 百日咳:陣發性咳嗽伴「雞鳴樣」回聲,病程長達數週。

治療方法

急性支氣管炎通常為自限性疾病,其治療以對症緩解為主,無需常規使用抗生素(除非合併細菌感染)。

1. 一般處理

  • 充分休息:減輕身體負擔,促進康復。
  • 補充水分:保持呼吸道濕潤,有助於稀釋痰液並促進排痰。
  • 避免刺激物:戒菸,遠離煙霧和污染環境。

2. 對症治療

  • 止咳藥:如右美沙芬(Dextromethorphan),適用於劇烈乾咳但無痰者,避免使用可待因(副作用風險高)。
  • 祛痰藥:如氨溴索(Ambroxol)或溴己新(Bromhexine),幫助排痰。
  • 解熱鎮痛藥:如對乙酰氨基酚(Paracetamol)或布洛芬(Ibuprofen),緩解發熱或胸部不適。

3. 使用抗生素

  • 不推薦常規使用抗生素,除非確定有細菌感染(如痰液呈綠色、發熱持續不退)。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(Amoxicillin)或紅黴素(Erythromycin)。

4. 輔助療法

  • 吸入蒸氣:加濕空氣緩解氣道刺激(避免過熱蒸氣燙傷)。
  • 多飲水:保持水分,幫助稀釋痰液。
  • 戒菸:減少氣道刺激,加速癒合。

預防方法

1. 避免感染:

  • 勤洗手,特別是在咳嗽或觸碰公共設施後。
  • 流感季節戴口罩,避免接觸避免與患病者、咳嗽、打噴嚏者。
  • 接種流感疫苗、肺炎鏈球菌疫苗(高風險族群)。

2. 增強免疫力:

  • 均衡飲食,攝取維生素C、鋅(如柑橘類、堅果)。
  • 保證充足睡眠,進行適量運動。

3. 減少刺激物接觸:

  • 戒菸並遠離二手菸、空氣污染環境。
  • 減少空氣污染暴露,使用空氣淨化器。

高風險族群

  • 吸菸者或長期暴露於二手菸。
  • 慢性肺病患者(如COPD、哮喘)。
  • 免疫力低下者(如糖尿病、HIV感染者)。

常見問題

1. 急性支氣管炎會傳染嗎?

  • 是的。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具有傳染性,尤其在咳嗽、打噴嚏時。建議患者發病初期居家休息。

2. 急性支氣管炎需要使用抗生素嗎?

  • 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,因為急性支氣管炎通常由病毒引起。只有在懷疑細菌感染或高危人群中才考慮使用抗生素。

3. 咳嗽帶黃痰是否需用抗生素?

  • 不一定!黃痰常見於病毒性感染(因免疫細胞分解後釋放色素)。除非伴隨高燒、痰量驟增或血液檢查提示細菌感染,否則不需抗生素。

4. 急性支氣管炎與肺炎有什麼區別?

  • 急性支氣管炎主要影響支氣管黏膜,症狀較輕(如咳嗽、痰多);而肺炎影響肺組織,症狀更嚴重(如高燒、氣促、胸痛),並在胸部X光上顯示明顯病變。

5. 如何區分支氣管炎與氣管炎?

  • 氣管炎:咳嗽時胸骨後疼痛明顯,痰量少;
  • 支氣管炎:咳嗽更深層、痰量多,可能伴喘鳴。

6. 咳嗽持續時間較長是否需要擔心?

  • 咳嗽可能持續數週,但如果伴隨高燒、痰中帶血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需及時就醫檢查。

7. 如何緩解夜間咳嗽?

  • 保持室內空氣濕潤,可使用加濕器。
  • 睡前飲用溫水或蜂蜜檸檬水,有助於舒緩喉嚨。
  • 將頭部稍稍墊高,減少夜間咳嗽發作。

8. 兒童急性支氣管炎有何特殊注意事項?

  • 避免使用鎮咳藥(可能抑制排痰),優先化痰與蒸氣吸入。若呼吸急促(嬰兒>50次/分鐘)、肋骨間凹陷,需立即就醫。

9. 急性支氣管炎會發展成慢性嗎?

  • 通常不會!但反覆發作(每年>3次)且持續>2年,可能轉為慢性支氣管炎,常見於長期吸菸者。

10. 為何咳嗽持續超過3週?

  • 可能為「感染後咳嗽」,因氣道黏膜修復緩慢或敏感性增高。若無發燒或痰血,可觀察;若持續需排除哮喘或胃酸逆流。

急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,治療以緩解症狀為主,需避免濫用抗生素。咳嗽可能持續數週,但通常隨時間自癒。然而,對於高危人群或症狀持續惡化者,應注重預防,若症狀加重(如高燒、呼吸困難、咳血),需及時就醫排除肺炎或其他嚴重疾病(如肺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病)。通過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、增強免疫力和遠離污染源,我們可以有效降低急性支氣管炎的發生率並保護呼吸系統健康。

目錄

你有興趣以下的

注意:本網站的內容僅供參考和一般資訊目的,並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。任何在本網站上提供的資訊都不應視為替代專業醫療建議、診斷或治療。在做出任何健康相關決定之前,請咨詢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