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毒

丹毒

發布時間:2024-07-19
最後更新:2024-07-23

丹毒是什麼

丹毒(Erysipelas)是一種急性細菌感染,主要影響皮膚和皮下組織。該病通常由A群β溶血性鏈球菌(Streptococcus pyogenes)引起,偶爾也可能由其他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。丹毒最常見於面部和腿部,但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。

病因與傳播途徑

丹毒的細菌通常通過皮膚上的小裂口、擦傷、昆蟲叮咬或其他皮膚損傷處進入體內。特定條件可能增加感染風險,包括:

  • 慢性水腫:如淋巴水腫。
  • 皮膚病:如濕疹、足癬或皮膚潰瘍。
  • 免疫系統受損:如糖尿病或艾滋病患者。
  • 外科手術或外傷:手術傷口或外傷也可能成為感染入口。

丹毒症狀

丹毒的症狀通常會在感染後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,並且症狀發展迅速。常見症狀包括:

  • 紅斑:受感染部位出現明顯的紅色斑塊,邊界清晰且高出周圍皮膚。
  • 腫脹:受感染部位腫脹且觸痛。
  • 發熱:常伴隨高熱、寒戰和全身不適。
  • 疼痛:受感染部位疼痛且觸痛。
  • 淋巴結腫大:感染區域附近的淋巴結可能腫大且疼痛。
  • 皮膚變化:皮膚可能出現水泡或變硬。

丹毒診斷

診斷丹毒主要依賴臨床表現和病史。醫生會根據典型的皮膚病變和症狀進行診斷。在某些情況下,可能會進行以下檢查:

  • 血液檢查:檢查白細胞數量和發炎標誌物。
  • 細菌培養:從感染部位取樣,以確定具體病原體(這在實踐中較少進行)。
  • 影像學檢查:如超聲波或MRI,以排除其他潛在問題或評估感染範圍。

丹毒治療

丹毒的治療主要依賴抗生素,具體治療方案取決於感染的嚴重程度和病原體種類。常用的抗生素包括:

  • 口服抗生素:對於輕度至中度感染,通常處方口服抗生素,如青黴素、阿莫西林或克林黴素。
  • 靜脈注射抗生素:對於嚴重感染或有併發症風險的患者,可能需要住院並通過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。

此外,患者應保持感染區域的清潔和乾燥,並避免擠壓或刮擦受感染部位。對於疼痛和腫脹,可以使用止痛藥和冰敷。

丹毒預防

預防丹毒的方法包括:
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:定期洗手和保持皮膚乾燥。
  • 處理傷口:及時清洗和處理皮膚上的任何破口或傷口,並使用消毒劑和敷料保護傷口。
  • 護理皮膚疾病:積極治療和管理任何皮膚狀況,如濕疹或真菌感染,以減少感染風險。
  • 避免抓癢:避免抓癢或刮擦皮膚,特別是在有皮膚病的情況下。

丹毒併發症

如果不及時治療,丹毒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,包括:

  • 膿腫:感染部位可能形成膿腫,需要進行引流。
  • 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:感染可能擴散到淋巴管和淋巴結。
  • 敗血症:細菌可能進入血液,引發全身性感染,危及生命。
  • 慢性水腫:反覆發作的丹毒可能導致永久性淋巴水腫。

丹毒是一種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的皮膚感染。早期識別和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有效控制感染,預防併發症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皮膚護理是預防丹毒的關鍵。若出現症状,應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。

目錄

你有興趣以下的

注意:本網站的內容僅供參考和一般資訊目的,並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。任何在本網站上提供的資訊都不應視為替代專業醫療建議、診斷或治療。在做出任何健康相關決定之前,請咨詢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。